自我檢測8大濕氣重症狀 中醫:大便黏馬桶、大肚腩屬濕重/必戒5類食物

發佈: 2023.09.08
文: 陳菱櫻

最近天氣潮濕,身體容易積累濕氣,出現各種濕重的症狀,如大便不成形、頭髮出油等、若不理會,隨時引致各種毛病,如出疹、肥胖!在台灣節目《健康2.0》中,中醫分享各種濕重的症狀,以及應避免吃的食物。

同場加映:U Food【廚具大發現】最新影片!

台灣藝人小Call與老公結婚了3年,一開始老公的肚子大得像懷孕3個月,3年後已經像懷孕6、7個月,但四肢很瘦,於是小Call建議老公去減肥。即使控制飲食,減少食量,體重也沒有明顯下降,到晚上時一直抓身體,原來他長了疹子,有時更抓得破皮流血,在床單上留下血跡。另外臉上也一直長痘痘,小Call於是買了很多痘痘貼,準備了6盒讓他貼,每天更換。最後去看中醫調理身體,狀況轉好,再搭配飲食,肚子亦慢慢消回3個月大。

中醫鄒瑋倫表示,中醫的濕有分很多種,如腸胃濕、肝膽濕、腎虛濕,小Call老公屬上熱下寒,上面濕熱,下焦虛寒,加上過勞,產生各種濕氣過重的症狀,如頭髮出油、大便不成形、肚子變大,甚至出現慢性皮膚過敏性毛囊炎,這並非蕁麻疹。

中醫指出,有些女生甚至長期陰道發炎,私密處非常痕癢,另外排便很多,糞便很黏而沖不走。如果大便沖得走,身體便不濕。

中醫亦提到若本來睡覺時不會流口水,但最近卻開始流口水,枕頭上出現黃色的口水漬,這屬於脾虛、腎虛濕熱。

 

8大身體濕氣過重症狀

1. 頭髮常出油

2. 耳內潮濕

3. 臉部常出油

4. 睡覺時流口水

5. 皮膚長扁平疣

6. 小腹變大

7. 陰部潮濕

8. 排便多且黏稠

 

戒5類食物避免濕氣積累

脾主運化,又主四肢,一旦傷及脾臟,便會削弱身體運化濕氣的功能,身體積累濕熱,會引致濕邪,導致過敏、手腳出現汗疱疹等皮膚病,也會容易有消化道不適、脂肪肝。中醫吳明珠表示身體濕氣重,容易有脂肪肝、血脂超標,有脂肪肝的患者舌頭會帶有淤滯、青色的點。不管是外在環境或食物都可以影響身體濕氣的積累。以下食物多吃會增加身體濕氣,引致各種疾病出現。

1. 糖,如含糖飲料、手搖飲等,中醫吳明珠表示有些病人有糖上癮,不喝含糖飲料便會感到不舒服。

2. 麵包,注意麵包的餡料、原料是否健康。

3. 麻辣花生,有些人舌苔很厚,對清淡食物沒有感覺,因此要吃重口味的食物,如喜歡吃偏甜、偏辣的食物,這些重口味食物都會加重身體濕氣。

4. 豬腳,本身較油膩,多吃會加重脾胃負擔,加重濕氣積累。

5. 愛吃麵也會形成寒濕,加上炸醬、麻醬、肉醬等,會加重身體濕熱積聚。

資料來源:youtube@健康2.0

【U Lifestyle聖誕寵粉企劃🎄】12月大激賞!

↓勁送超過3000份獎品!簡單兩步免費參加↓


↓【聖誕狂賞】 送您最新iPhone 15 Pro📱↓

↓ 簡單分享即有機會得獎!立即參加~↓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