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歲男食海鮮染創傷弧菌需截肢 右腳發黑壞死做4次手術保命/衞生署:勿食1類海鮮

發佈: 2023.09.18
文: 陳菱櫻

最近內地福建一名32歲男子吃了生醃海鮮後感染創傷弧菌,他第二天開始發高燒,出現膿毒性休克。右腳腫脹發黑,有廣泛缺血性壞死,一個月內進行4次手術保命,最後卻因嚴重感染而需要截肢。

同場加映:U Food【簡易廚房】最新影片!

最近在內地福建泉州,有32歲男子吃了生醃海鮮後感染創傷弧菌,最後需要截肢。

生醃海鮮的做法是用魚、蝦、蟹等海鮮以酒、薑、蒜等加以醃製,再冷藏或冷凍製成,常見的生醃海鮮有生魚片、醉蝦等。這類海鮮由於未經徹底煮熟,特別容易受寄生蟲和細菌感染。

今次男子吃了生醃海鮮和喝了一點酒,並在回家的路上跌倒,右腳跌傷。第二天便發高燒,右足背至大腿紅腫,皮膚發黑。第三天送院時發現他的血壓很低,並發39.5℃高燒,出現膿毒性休克,右腳背至大腿腫脹,皮膚發黑,出現廣泛缺血性壞死,肢體冰冷。

他的情況轉差,多個器官功能受損,包括心臟、肝、腎等,需要進血液透析,送進深切治療部治療。他進行了4次手術,保住了性命,但由於腿部受到嚴重感染,最後右腿要進行截肢。

 

創傷弧菌感染症狀

根據衞生署,若進食被創傷弧菌是污染的生或未經煮熟的海鮮,可引致感染,若傷口被感染,可致壞死性筋膜炎,又稱食肉菌感染,此屬嚴重細菌感染,病死率約30%。

患者四肢或軀疼痛或腫痛,受感染皮膚可能會發熱和紅腫。患處可能會出現潰瘍、水疱或黑點。若進食受感染食物,可出現一般腸胃道症狀。嚴重時可致血液感染,引致發燒、發冷、血壓下降、皮膚出現水疱等症狀。

 

預防創傷弧菌感染方法

以下是衞生署預防創傷弧菌感染的方法:

正確護理傷口

  • 盡快清潔傷口,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。
  • 即使是輕微或沒有感染的傷口也應該立即治理。
  • 觸摸傷口前、後須潔淨雙手。
  • 避免傷口接觸海水或生的海產。
  • 如出現感染症狀,例如持續皮膚紅腫及痛楚等,應盡早求診。

妥善處理食物

  • 前往街市時,避免皮膚接觸污水。
  • 留意海產的尖刺部份,如魚鰭、蝦頭和蟹等以免被刺傷。
  • 在處理生的貝殼類海產或其他海鮮時,應戴上保護手套。
  • 徹底煮熟海產,特別是貝殼類海產,如蠔、蜆及青口等,應煮至貝殼打開。避免進食生蠔或生的貝殼類海產。
  • 妥善將熟食和生的海產分開處理,以免交叉污染。

資料來源:chp海峽專報

↓【勁送180杯】freshtea by happylemon人氣熱賣特飲!↓

↓ 一人試齊店內唔同口味茶飲~爆檸鮮果茶 / OREO脆脆奶茶 / 黑糖 4.3 鮮奶!↓


↓↓【請您食Asok Thai 泰式蛋糕200件!】↓↓

↓ 立即分享打卡甜品↓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