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膽入季指南

發佈: 2016.01.28
文:

每年 3 月至 6 月是海膽當造季節,不過今年天氣溫暖,亞洲一帶海膽提早於 2 月左右踏入嘗味之時,正所謂不時不吃,不吃海膽太對不起自己,所以今期搵嚟憑一道 12 層海膽杯爆紅的樂師傅同大家上一堂專業海膽貨,等大家去到邊都識點最靚的海膽吃。

樂師傅 PROFILE:
入行做日本料理 20 多年,出身自老牌名店松菱、有馬、水車屋,曾在內地及澳門工作,曾主理燒肉店牛禪,也曾於葵涌開店,現為中環人氣料理 S2 Kitchen 的老闆及主廚,樂師傅人脈強勁,在築地有自家買手入貨,為舖頭找來連日本人都視為最高級的北海道禮文島海膽。

3 月當造期
「每年 3 月至 6 月當造是海膽的當造期,這段時間是海膽準備產卵而儲備養份的時段。至於今年,因為日本那邊提早溫暖,海膽可能會提早儲備,相信踏入 2 月已經入季,有肥美海膽吃。」

顏色非準確
「好多人以為愈橙澄澄的海膽,味道愈濃、愈甘甜,但其實係錯,無論淺黃、偏橙、橙澄的,都跟味道無關,淺色的一樣可以味濃,味道反而跟產地及新鮮度有關。唯有變黑、變灰的,代表放久了、變味或變壞。」

五大產地

「海膽吃甚麼決定它味道是否甘濃,所以生活的水域重要,日本北海道禮文島、根室、羅臼被譽為最質素的海膽產地,有野生也有養殖的;其次是加拿大/加州產的,韓國產的跟加拿大海膽水準相若,最後是中國大連產的,在香港吃到的加拿大、韓國及大連海膽,幾乎都是養殖居多。」

瓣大 VS 瓣大

「海膽每瓣的大小跟品種有關,跟質素不太有關係,好像加拿大產的出名勁大瓣,但甘濃味比不相小瓣的日本海膽,肥不肥美應看海膽厚度,同種但較厚的一定比薄的甘甜。」

含水有光澤

「愈新鮮的海膽,水分愈多,所以愈多,所以購買時,要留意海膽有海膽感覺是否濕潤,海膽在燈光下,表面有沒有暗藏光令的反射,看到海膽紋理之餘有少許黏黏感覺的為上品。當然有水份不是指已出水或是水汪汪的,也不要選那些表面乾裂的。」

野生 vs 養殖

「海膽當然是野生比養殖好,因為野生的都會在微生物含量最豐富的海域活動,所以比圈養在深水地方的養殖海膽,肥美味濃,但因為野生的海膽要靠人手捕捉,供貨量自然不及養殖的,價錢高企是它的唯缺點吧。」

苦味的來源

「食海膽時,會出現苦味,其實這並非因為海膽唔新鮮,其實是因為有些海膽會加入防腐劑方便運送,一般來說,野生海膽不會有這問題,反而加拿大、大連及 C 級以下的日本海膽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防腐劑。」

北海道禮文島馬糞海膽

北海道禮文島盛產昆布,海域微生物豐富,所以這裏產的海膽水準比根室或羅臼的更高,是日本海膽裏最高級的一種。香港不出 5 間高檔日本料理捨得用這種海膽,野生的,要人手潛進海裏捕捉,產量少,超矜貴,價錢比根室海膽高 3-4 成。這板是最高級的 A 級貨,整板海膽顏色相若,令立立的,水份適中。
外型:瓣的大小屬日本海膽裏最闊與最長的。
味道:很有層次,入口即嘗到鮮味,甜味比濃郁,幾乎不帶苦味,海膽味會縈繞着口腔,after taste 悠長,10 分鐘內仍感口腔內有海膽味。水準太高,任何煮法都會影響口味,不生吃簡直對唔住件海膽。
口感:超級 creamy,能做到化口即化,黏黏好像吃雪糕。

北海道根室馬糞海膽
根室海膽是數一數二高級,A、B 級都屬野生品種,香港用上 B 級的日本料理已算不俗,收費過 $1,000 的高檔日本料理,十間有九間都偏好用這種的 A 級貨。根室位於北海道東邊,海域也優質,不過味道略不及禮文島的濃郁,所以價錢也比禮文島的便宜一截。
外型:海膽的瓣較禮文島的短身。
味道:鮮甜味濃郁,帶少少甘味,味道比較溫柔,after taste 比禮文島產的短。
口感:非常 creamy,都屬入口即融的品種,跟禮文島產的相若。

加拿大海膽
雖名為加拿大海膽,但其實當中也有來自加州的,兩者都在相同的海域生長,不過氣候有別,兩者收成時間剛好銜接到,其最大優點是全年都有供應,質素平均,四季落差不大。而且每瓣體積超大,賣相有睇頭,所以甚受日西餐廳歡迎,在香港吃到 99% 以上的加拿大海膽都是養殖貨。
外型:每瓣海膽有 1 - 2 吋長,闊度約 1 吋,即使是小瓣的,都比日本海膽大幾倍,極具睇頭。
味道:有鮮味及海水鹹香味,但甜味拍馬都追不上日本海膽,after taste 短,由於味道不算太濃,可用來當刺身,也可以加熱煮食。
口感:口感不化,但都有黏黏的柔軟口感。

中國大連海膽

同樣為馬糞品種,因為當年有商人將日本馬糞海膽的曲帶到大連養殖,體型上有日本海膽的特色,但水域不同,質素也不能跟日本比,質素穩定度也不及加拿大海膽,100% 屬養殖的。優點是價錢超平,數十元已有一板約 150g 的,也可以不同煮法烹調。
外型:每瓣的體積跟日本海膽相若,但較滯身,光澤和水份含量比日本海膽差得遠。
味道:味道很淡,沒有層次,只有淡淡的海水味,沒有鮮味和甜味,所以比較適合用來烹調。
口感:入口沒有化開感覺,口感較實淨。

歡迎你 like 我哋 U Food Facebook Page / U Food Instagram ,取得我哋更新更快嘅資訊!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