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濕」都有分寒熱!中醫教你辨體質袪濕

發佈: 2018.03.25
文: YY

春季潮濕,總覺得身體無力、經常感到疲倦。註冊中醫師徐澤昌指坊間有不少袪濕大法,但未必適合所有人,皆因「濕」其實也有分不同體質,要先知道自己屬於「寒濕」還是「濕熱」,才能有效袪濕!

 

「寒濕」的人受濕邪入侵後,會有水腫、畏冷、容易感到疲倦、胃口差及大便稀爛等症狀。「濕熱」的人則會口乾、口黏、口苦、心煩及大便時肛門會有灼熱感。早上起床後,寒濕的人舌苔會呈厚白的顏色,而濕熱的人舌苔則會呈厚黃的顏色。

 

除了天氣潮濕外,徐醫師指出胡亂飲食會傷害脾胃,脾胃虛便會無力運化水濕,使人體出現濕重的現象。辣的食物如麻辣火鍋,朱古力、煎炸食物等油膩及難消化的食物都容易加重濕熱症狀。而雪糕、牛奶及香蕉則較易加重寒濕,朱古力及煎炸食物也有機會加重濕熱人士的脾胃不適。徐醫師建議濕熱人士應吃粟米鬚、蓮子及薏苡仁,而寒濕症狀的人則應多吃茯苓、白扁豆、生姜、砂仁及淮山等健脾藥材。

 

春天施艾灸及吃麻辣火鍋兩種袪濕方法只適用於寒濕人士。不過徐醫師也不建議以吃麻辣火鍋法袪濕,因辛辣油膩食物容易捐傷脾胃,吃火鍋進食大量食物也會加重腸胃負擔。

薏米水袪濕消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但要注意不同體質應用的薏米。寒濕人士宜用能健脾祛濕的熟薏米,而濕熱的人則要用能清熱利濕的生薏米。平常勤做運動及戒刺激油膩食物也可有效防濕。

 

熟薏米

 

生薏米

「濕」都有分寒熱!中醫教你辨體質袪濕

 

除了食療外,簡單的按壓穴位也能有效袪濕。中脘、足三里、陰陵泉及豐隆等穴都能和胃化濕消滯,特別適合脾胃受濕阻、常有飽滯感覺的人。每個穴位按壓20下,直到感到酸脹及發熱。另外,按壓水分穴也可利水消脹。


資料來源:註冊中醫師徐澤昌

↓【限時搶⚡】位元堂凍乾水果脆套裝!↓

↓ 冷凍乾燥技術鎖住濃濃果香!/ 保留營養素及豐富膳食纖維!↓


↓【出Post賺現金賞】《社群》助您發展創作者事業↓

↓透過發佈帖文賺取收入!立即參加!↓

more